礼赞270载精益求精的制表臻途,江诗丹顿全新推出Les Cabinotiers阁楼工匠“La Quête臻途”主题时计作品,致敬天文星象与古老的史诗传奇。新款时计的研制克服了诸多技艺与美学挑战,淋漓彰显出江诗丹顿在超卓复杂功能与装饰艺术领域的非凡造诣。秉承这一创作主旨,全新Les Cabinotiers阁楼工匠“月光之尘”超卓复杂功能高级珠宝腕表以18K白金打造,经以手工雕刻和机刻雕花装饰,并镶嵌晶莹钻石,融汇16项复杂功能于一身,诗意呈现从地球到月球的星际之旅,赞颂制表艺术与宇宙探索的深厚渊源。

自古以来,斗转星移、四季更迭和昼夜交替激发了人类无尽的好奇心,吸引人们不断探寻天文现象背后的奥秘。早期天文观测台的设立,使“时空”的概念得以具象化,以可测量的周期形式呈现。历代天文学家们构想出各种宇宙体系,致力以严谨的科学逻辑,阐释天体运行规律。为致敬伟大的天文学家,全新Les Cabinotiers阁楼工匠“月光之尘”超卓复杂功能高级珠宝腕表融汇多项天文复杂功能,并采用精妙的装饰艺术技艺,生动演绎自哥白尼时代以来人类对于宇宙法则的探究。表壳两侧分别悉心镌刻两幅不同的太阳系图景,呈现从地球到月球的星际之旅中不同视角下的恢弘景象。
全新Les Cabinotiers阁楼工匠“月光之尘”超卓复杂功能高级珠宝腕表搭载品牌自制2755 GC16机芯。机芯的设计灵感源于江诗丹顿2005年为纪念品牌创建250周年所推出的Tour de l’Île腕表,融合了其中的多项研发成果。2755 GC16手动上链机芯配备陀飞轮装置。这一钟表复杂功能可通过不断改变擒纵机构和调速器的方位,补偿地心引力对机械装置的影响。陀飞轮框架采用品牌标志性的马耳他十字造型,每分钟旋转一圈,带有小秒针显示。机芯还配备三问报时功能,可按需报出时、刻、分。为避免背景噪音、减少机械结构磨损,三问报时装置中配备了设计精妙的飞行报时调速器。这一独特的装置设有两个砝码,借助向心力对调速器旋转轴进行制动。报时调速器运行时完全静音,可通过调节报时音序的持续时长,并控制发条动力均匀释放,确保报时音律清晰悦耳。各项历法和天文功能醒目地分布于腕表的正反两面表盘上。正面表盘的6点位可一览陀飞轮美妙的机械之舞。表盘上半部分以三个小表盘显示万年历信息,分别于3点、9点和12点位置显示日期、星期和月份。这一复杂功能可精准反映历法的丰富变化,在非闰年世纪年2100年之前皆无需调校。1点位附近还设有小巧的闰年显示视窗,旁边为报时装置力矩显示,以指针指示三问报时功能的动力储存。与之相对的9点位设有机芯动力储存显示,由一根与星期指针同轴的蛇形指针指示。腕表还通过复杂的机械构造,从天文角度诠释时间的奥义。腕表正面左上角设有时间等式指示器。

由于地球公转轨迹为椭圆形而非圆形,且地球自转轴与黄道面之间有24度夹角,一年中太阳每天经过至高点的时间是不固定的。一年当中不同的时间段,太阳时(真太阳时)与24小时制标准时(平太阳时)之间的差距从-16分钟到+14分钟之间不等,两者全年中只有冬夏二至和春秋二分四个时间节点完全相同,这一差值名为时间等式。表盘下半部分,陀飞轮左右两侧分别显示日出和日落时间,可以根据参考城市进行设置。这枚腕表背面以一枚徐徐旋转的圆盘,精确显示恒星时,上面镌刻从北半球观测到的天穹星座。以星空中的某一固定恒星为参照,地球自转360度的时间,即一个恒星日的时间。由于地球同时自转和公转,以固定恒星为参照的情况下,恒星日要比一个日历日少约4分钟,为23小时56分钟4秒。在这枚腕表中,星空图圆盘以恒星时为基准旋转,相比标准时快4分钟。上方的镂空固定圆盘通过以15分钟为间隔的刻度显示恒星时,与可移动圆盘外圈上的日期显示刻度相对。表盘的固定外环上另有以5天为间隔的日期显示刻度,以一根中央大指针指示。这根指针同时还通过一系列同心圆环的刻度,指示星座、季节、二分点和二至点。此外还有一根中央小指针,用于指示月龄,即自最近一次新月至今所经过的天数。这款机芯由839个精心装饰打磨的零件组成,直径33.90毫米,厚度12.15毫米。机芯的振动频率为2.5赫兹,摆轮每小时振动18,000次,动力储存约58小时。直径47毫米的18K白金表壳采用特别设计,以提升三问报时的音质效果。各项复杂功能清晰明了地显示于双面表盘上,淋漓彰显江诗丹顿精湛的制表技艺与微型化造诣。

为呼应这款超卓复杂功能机芯的精妙巧思,江诗丹顿汇集不同专业领域的工艺大师,融汇手工雕刻、珠宝镶嵌与机刻雕花三大艺术工艺,赋予腕表以寰宇奇境为主题的精美装饰,生动诠释深奥的宇宙法则,诗意呈现人类奔赴月球的星际征程。腕表的珠宝镶嵌工艺极为精细复杂,包含多种不同技艺。其中,表壳平面采用轨道式镶嵌技艺,正面表盘的表圈密镶双排长阶梯形切割钻石,背面表圈则为单排设计;表耳正面与折叠式表扣上同样镶嵌长阶梯形切割钻石。表壳中层和表耳侧面则采用雪花镶嵌技艺,将不同尺寸的明亮式切割钻石错落有致地铺排于金属基底上,颗颗钻石紧密簇拥,巧妙隐藏金属结构,营造出熠熠钻光迤逦铺展的视觉效果。表壳中层看似随意“散落”的钻石,和谐融入精致的手工雕刻图案中,令人联想到月球表面闪烁着微光的细尘,腕表的“月光之尘”之名正是源自于此。延续赞颂浩瀚宇宙的主题,表耳间隙以线雕工艺装饰并密镶璀璨钻石,刻画出彗星与银河的灿烂景象。整个珠宝镶嵌工序需耗费230小时,腕表通体镶嵌200颗长阶梯形切割钻石(总重约9克拉),以及165颗共9种不同尺寸、直径介于0.7至2毫米的明亮式切割钻石(总重约0.92克拉),交映出璀璨夺目的华光,令人仿佛置身于太阳系中心。

手工雕刻大师以细腻手法,刻画出丰富的装饰细节。在表壳中层的表冠一侧,精心雕刻的太阳光束穿透云层,洒向地球;另一侧则呈现出月球视角下的太阳系行星全景。手工雕刻大师采用线雕工艺,结合钢版雕刻针与刻刀,在表壳上悉心雕琢出深度约0.1毫米的细致刻痕,勾勒出行星环绕的壮丽图景。为了更清晰地凸显9点位月球表面的微拱弧度和表冠一侧的地球轮廓,雕刻深度达到约0.5毫米,呈现更鲜明的立体感。完成上述步骤后,还需对行星等图案表面予以细致的抛光打磨,并对其他部分进行敲花处理,突出整幅画面的层次感和透视感。整个手工雕刻工序耗时180小时。腕表正面的蓝色PVD镀层表盘以手工装饰机刻雕花放射纹,营造出纵深视觉效果,象征着深邃浩瀚的宇宙。表盘外缘、三个万年历小表盘和日出日落指示器均呈现乳光黑色背景,更映衬出表壳上晶莹的钻石光彩。 来源:中国钟表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