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钟表业近况及发展趋势
中国钟表协会 副理事长汪孟晋
今天我很荣幸出席这次盛会,在此与各位同业和朋友进行交流,借此机会谨代表中国钟表协会对上海钟表业的朋友们表达诚挚的敬意。现在我就世界钟表业的近况及发展趋势为题,抛砖引玉,谈些看法。
一、 全球化是世界钟表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
世界钟表业经过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竞争与发展,已经完全改变以国家、地区为界线的地域经济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国际分工合作、全球化的发展模式。传统的封闭式生产经营已经逐渐淡化,新型的跨地区互补式的生产经营已成为发展的主流。从手表产业链的状况来看,品牌运作、创意设计主要集中在瑞士、日本;高档机械表机心生产在瑞士,石英表机心生产主要是日本、瑞士和中国;外观件生产主要在中国;组装(中、低挡表)在中国;贸易流通主要是香港。如果简单的、不完全的描述,当今的世界手表业,瑞士做品牌、日本做机心、中国做外观和组装、香港做贸易,全球化分工十分清晰。形成这一格局即是各有所长、互利互补的一种自然选择和相对定位,也是经济全球化、产业竞争带来的结果。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我们是整个产业链中的生产大国,是加工、生产的大国,而不是强国。目前,我国手表业在世界表业中的位置仅仅是生产制造工厂的角色,而不是主导角色。虽然我国手表出口量已达到10亿只,占世界的80%,但出口金额只有13.6亿美元,占世界的14%。
瑞士钟表业历史悠久、制作精良,占据世界手表的高端市场。去年瑞士生产手表2509万只,仅占世界产量的3%,但出口金额达到111亿瑞郎(合89亿美元)。在出口手表中机械表305万只,平均单价2000瑞郎;石英表2204万只,平均单价186瑞郎。瑞士占据世界手表高端市场,其主要做法是:第一,始终瞄准上流社会人士的需求,通过品牌文化、企业文化培育亮点,以创新切入高端市场;第二,实施精品创造价值、提升形象,从而维系瑞士品牌的知名度、满意度,确立瑞士表的高档地位;第三,复兴传统的机械表,用技术突破和创新思维(如万年历、陀飞轮、特殊分钟显示等)重新焕发旺盛的生命力。如今瑞士的豪华级高档表均采用机械表心,这些手表注重美学设计、技术功能,在差异中自然而然地表达了佩带者的个性;第四,瑞士钟表业细分市场、差异定位、错位竞争,形成了整体的实力,共同托起瑞士表的形象。瑞士有287个品牌,各有各的市场、各有各的客户群。例如运动表,你做登山越野的、我就做下海划船的,你考虑海拔高度显示、我就设计防水深度显示。市场定位的差异化决定了行业内的错位竞争。瑞士是个传统意识强,而且比较保守的国家,在世界钟表全球化进程中, 采取了分档合作加工的对策:7000美元以上的豪华表都是自己做,表壳、表带、配件全部在瑞士做;中档品牌1200美元(高档入门线以下)的表壳、表带都从中国定点加工采购;低挡品牌100美元以下的手表,基本上是扩散出去生产加工,甚至组装。
日本钟表业相对集中,精工、西铁城、卡西欧三家集团公司实力雄厚,左右日本钟表业的发展。日本以高科技电子技术领先于世界钟表业,在石英表发展中日本曾一度威胁瑞士钟表业,目前在电子钟表方面日本依然走在前沿,今年巴展上日本精工推出的“电子墨水”数显石英表等确实令人敬佩。尽管日本在技术方面有强劲实力和发展潜能,但在世界钟表业中仅仅是石英表机心生产大国和中档表强国。日本钟表业与中国内地有着广泛的合作,西铁城公司在中国有11家企业、1万多名员工,精工集团在广东、深圳一带也有很多规模较大的工厂。中国配套的产业链不仅效能高、反应快,而且供货价低廉,吸引日本企业将生产转移到内地。如今低成本、高效率的生产主要集中在中国,日本本土钟表企业主要抓两头:一头是产品开发,另一头是市场营销。有人认为这是空壳化,但实际上是充分利用世界的(中国的)资源,为其发展服务。日本钟表业在品牌运作上与瑞士有差异,日本打出的牌是高科技、环保(太阳能、人工电能、光动电能表),以新产品取胜,而瑞士靠的是精湛的技术工艺和品牌文化。
二、 集团化是世界钟表业重组和提高竞争能力的新趋势
瑞士钟表业有600多家企业,3.4万余员工,平均每个企业60名雇员,这是一种分散的群体型经济,有自由、开放、灵活、精细的一面,但也有单薄、弱小的一面。在瑞士有三个大的钟表集团公司,即斯沃琪集团、历峰集团和劳力士公司。斯沃琪集团有1.7万名员工,年销售额48亿瑞郎,旗下拥有勃浪帕爱(豪华表),欧米茄、浪琴、雷达(高档表),天梭、美度(中档表),斯沃琪(流行表)等23个品牌,其中一些品牌是近年全资收购的,目前仍然在收购扩张,加速集团化。历峰集团是世界排名第二的奢侈品集团,经营烟草、黄金、皮具等,总销售额124亿瑞郎,其中钟表营业额25亿瑞郎,旗下拥有江诗丹顿、伯爵、积家、卡地亚、万宝龙等十多个世界顶级品牌,该公司也是以全资收购品牌,近年形成大的集团。劳力士公司有3700多名雇员,20亿瑞郎的销售额,拥有劳力士、帝舵品牌。瑞士钟表业集团化发挥十分明显,主要是通过资产运作,以收购来壮大自身的竞争能力。如果我们以财大气粗来看待瑞士钟表业的新一轮整合,那就不确切了。斯沃琪集团是SMH集团1998年更名过来的,而SMH集团是瑞士钟表工业公司(ASUAG)和瑞士钟表总公司(SSIH)合并、并于1983年正式成立的瑞士微电子与钟表集团公司即(SMH),当时主要针对日本石英化带来的冲击、试图摆脱困境而采取的对策。到了今天,斯沃琪集团主要目标是收购高级表品牌,增加在高档豪华表领域内的地位,从而取得高端市场分额,实现多元化、多层次的集团组合,获得资源最大化,当然目的还是对利润空间的追求。 世界钟表业航母是发展的需要、是竞争的产物,强者生存是普遍规律。 |